Member-only story
經營戶外藝術之道︰讓環境產生驚喜 (2017)
另外還有這一篇,關於英國體驗劇場
Walk the Plank藝術策劃公司共同創辦人Liz Pugh專訪
如果讀者有看過《Pirates of the Caribbean》(神鬼奇航),甚至《彼得潘》(Peter Pan)故事,便多少知道「走板」(Walk the Plank)的這種傳說中的玩意,指海盜強迫被綁的囚犯在海面上的木板危險地行走,成為一種娛樂表演。英國以曼徹斯特為基地的Walk the Plank公司以此為名,除了展示出公司一份好玩的性格外,當然也因為與它們擁有英國第一個,是目前唯一作為表演場地的巨型「演出船」有關。這艘懸掛海盜旗幟的演出船,也成為Walk the Plank以舉辦戶外節目為主要項目的象徵。然而,對表演藝術有一定了解的人也明白,戶外節目,特別是大型節慶式的表滇,其製作風險及難度很多時比室內的高,更重要的是製作單位往往沒法準確估計觀眾的期待及反應,而需要大量的準備及人才投入,來好好計算看似是當下即興所致的氣氛。是次專訪正好能與藝術策劃公司共同創辦人Liz Pugh聊一下。她擁有超過25年的戶外藝術執導經驗,旗下率領眾多藝術家和活動工程師,共同激盪出許多備受讚譽的大型演出專案。是次她談及她對戶外演出的經驗,更重要是策劃戶外演出時,如何關顧到觀眾的感受,及與土地之間的連繫。
環境才是主角
提及外戶演出如何吸引觀眾,Liz反過來說傳統演出在劇院進行,其實劇院也算是「環境」之一,只是它不會改變,甚至某程度上劇院更是把觀眾與環境隔絕的框架,故此戶外演出最大的特色是觀眾與環境之間的互動。同一個演出,空間不同了,觀眾所要感受的東西有極大的轉變,而當演出能夠與環境配合,能夠讓觀眾感受到該地方的文化特性,這是戶外演出最引人入勝的地方。可說她關心的不只是演出本身,更多是人與環境,繼而牽連到與當地文化的關係,即是如何讓場地不只是一片與內容無關的表演場域,而有在表演中輔以特殊的生命,把觀眾融入其中,而他們所感受到的,定必比演出來身更多。這種想法令她自90年代起經營Walk the Plank,以戶外演出、煙花節目等為主要項目,並將船改裝為一個流動的表演場地,十五年來於世界各地巡迴登場將演出帶到不同地區的碼頭,包括英國不同城市﹐多倫多冬季藝術節,新加坡藝術節等。然而她強調,真正吸引觀眾的,不僅僅是以船作為場地,固然演出船已在演出未開始前吸引了觀眾的眼簾,但Liz認為戶外演出有趣的地方是觀眾置身的環境,並且從中獲得驚喜,例如有時觀眾在登船之前不會知道演出內容,更不知道演出開始後船原來會駛去其他地方。當觀眾在中途發現四圍的景物在轉變,再對照故事本身,便有一種其他演出難以給予的感動。
在尋常的地方經歷不尋常的旅程
比起觀賞(watch)一個節目,Liz認為以體驗(experience),或經歷一次旅程(journey)來形容觀眾參與戶外演出的經驗更為貼切,她認為觀眾利用不同感觀經驗一個過程,多於只是來觀看節目,或單單欣賞環境變化,然而她卻似乎不滿足於僅僅給予觀眾一次「旅程」,如何從中給予觀眾驚喜,依然是她重視的核心題目。她指出,例如在漆黑的公園讓觀眾沿着…